>赛特新闻>行业新闻> 中铁产业园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入园企业看好发展平台

中铁产业园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入园企业看好发展平台

发布时间:2016-12-09新闻来源: 人民网 四川频道

分享到:
中铁产业园签约现场。
中铁产业园签约现场。

人民网成都12月9日电 “我们将总部搬到中铁产业园,看重的就是园区能够让我们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近日,在由中铁产业园承办成都轨道交通产业论坛暨轨道交通总部(中铁产业园)签约仪式上,四川国软科技公司董事长周丹当场签约,正式成为中铁产业园中的一员。

不仅如此,四川锦绣山河和成都正遥科技有限公司也纷纷与中铁产业园签约,如企业负责人所言,在园区,看重的是上下游企业可实现抱团发展,相信今后在园区的发展一定大有可为。

为进一步推动成都轨道交通产业“一校一总部两基地”的战略规划,帮助成都企业提档升级、进军轨道交通行业,聚合壮大,由中铁二院打造的产业聚集的物理平台—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正发挥着产业集聚效应。目前60余家轨道交通产业领域企业已入住,其中不乏中铁二局、中铁三局、中铁科工、中铁装备等国内重点企业,产业集聚初见规模。

“通过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的聚集和落地,将实现产业的长线运营,持续为成都GDP增长提供稳定的贡献。”中铁产业园副总经理张强说,未来3-5年内,园区将集聚300家轨道交通高科技企业,汇集3万余高端人才,创造约300亿产值。

“上下游企业”纷纷入住 整合园区资源实现抱团发展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轨道交通勘测设计工作的企业,成都正遥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开展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市政工程等测量业务。该公司总经理赵军告诉记者,公司还多次参与成都地铁前期地下测绘项目。

从距离三十多公里的新都搬到金牛区的园区,这背后是公司对未来战略新定位的考量。“随着成都轨道交通行业的大发展,特别是地铁爆发式增长,我们的公司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赵军告诉记者,入园产业园,公司还可以申请加入园区搭建的创新联盟和研究院,将有利于和更多轨道交通行业各单位进行无缝对接。

无独有偶,成立于1998年的四川国软科技公司也将从位于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学院四楼搬到中铁产业园。十余年来,该公司在轨道交通信息化专注于轨道交通信息化,长期从事轨道交通行业的软件、智能装备、监控网络等产品研发、项目集成和售后服务。记者了解到,在铁路货车方面,公司率先引入调度大屏展示货车数据和信息;率先研发铁路多个专业的货车信息集成平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在工务方面,公司承担了中国铁路最大的崩塌体监测任务,并成功预测病害发展。

“我们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的下游产业,着力于信息化的运营维护。”四川国软科技公司董事长周丹告诉记者,搬过来后能与很多客户能够在一个园区办公,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更加便捷。同时,这里环境也更好,各项基础设施很完善,办公空间也挺大。“随着公司发展的壮大,公司员工再也不用在拥挤的办公区域工作了。”

发挥产业聚集的优势 入园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园区,不仅有成都、四川等本土企业入住,作为国内首个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也吸引着省外的企业“孔雀东南飞” 。

“当时台湾做捷运,意大利这家公司和我们合作开拓台湾市场,现在大陆市场迅速发展,我们又来到了大陆,在成都成立合资公司。”来自中国台湾的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祥向记者介绍,2015年,成都亚佳搬进了产业园,立足成都,抢占大陆市场。

成都亚佳公司成立于2008年初,由中铁二院、意大利ALGAS.P.A、台湾SEIKO企业有限公司等5家中外企业共同投资。公司引进在国内外桥梁、建筑减隔震产品应用方面全球领先的意大利ALGA公司及法国Freyssinet公司先进技术,进行技术研发,并与中铁二院合作,开发TJGZ系列减隔震产品,为国内外铁路、公路桥梁及建筑减隔震设计提供服务。

同样,在中铁产业园,还有从郑州整体搬过来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整体搬入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快两年了,发展势头非常好,发展也非常迅速。”公司总经理牟松告诉记者。

该公司是以盾构机租赁为主营业务,总部在金牛中铁产业园,装备生产则位于新津,他们的盾构机技术在走在国内的最前沿。牟松谈到,企业此次搬迁的目的一是出于公司全国性战略布局的考虑,二是也看中这个由中铁二院负责实施的轨道交通高科技园区,能发挥产业聚集的优势。

“成都是我们的福地。”牟松透露,公司因成都的地铁建设一举成名,打破了外界对于国产盾构机的不信任。现在最多的时候,成都同时有28台盾构机在地下作业。搬入产业园后,与中铁二院、中铁二局、三局这些客户都成了邻居,业务量也更大了。

打造百亿产值园区 助推轨道交通产业跨越发展

在成都轨道交通产业“一总部两基地”的空间布局中,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作为产业链的上游,与新筑轨道交通产业新津基地、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形成一个“金三角”,重点开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产业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帮助实现轨道交通产业有效聚集和落地。

记者了解到,中铁产业园已获得“成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称号。中铁产业园创新孵化器从创建至今,已成功为30余家企业提供孵化服务。中铁产业园正在打造有鲜明轨道交通特色的专业化众创空间--中铁融创汇,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的双创平台,并设立中铁高端交通装备创业投资基金,为入园企业提供投融资和税收返还等支持帮助。

“我们将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创新与服务基地。实现从勘察设计、建筑施工、设备制造、运营维护、教育培训的全产业链聚集和落地。”张强告诉记者,通过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的聚集,充分发挥中铁二院行业龙头的引领作用,通过挖掘设计、施工、运营等系统产业链中的新需求、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孵化出一大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带动产业链上其它入园企业共闯市场、共谋发展。

同时,张强谈到,园区还通过轨道交通领域知识密集型企业的聚集,充分发挥中铁二院科学技术研究院以及其它入园企业研发机构的作用,打造全球轨道交通研发高地,树立轨道交通的“中国标准”。

谈到未来的发展,张强说,通过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的聚集和落地,实现产业的长线运营,持续为成都GDP增长提供稳定的贡献。未来3-5年内,园区将集聚300家轨道交通高科技企业,汇集3万余高端人才,创造约300亿产值。

“我们通过入园企业的科研合作,加大对轨道交通领域的研发和投入,特别是在新制式轨道领域的研发引领作用,大力促进成都市新制式轨道交通的发展,同时为全国新制式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成都乃至四川在全国轨道交通研发领域的龙头领军作用。”张强谈到,通过吸引一些希望涉足轨道交通领域的大中型企业落户产业园,促进大中型企业从低端制造迈向高端产业,积极帮助轨道交通和泛轨道交通领域的企业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乃至进军海外市场,共同分享轨道交通财富。  


工厂地址:四川·彭州工业开发区旌旗北路189号
总部办公地址:四川·成都金牛区金府国际2栋
全国服务专线:400-6666-820
总部传真:028-81430702
电子邮箱:saitefangshui@163.com
蜀ICP备05013223号-1
  • 官方微信

  • 赛特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