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试点城市】
深圳丨南宁丨遂宁丨三亚丨南京丨西咸新区丨贵安新区丨青岛
【省级试点城市】
成都丨四平
【其他城市】
宁波
发布时间:2017-05-03新闻来源: 中国防水协会
【国家级试点城市】
深圳丨南宁丨遂宁丨三亚丨南京丨西咸新区丨贵安新区丨青岛
【省级试点城市】
成都丨四平
【其他城市】
宁波
【国家级试点城市】
【深圳】
今年新增海绵城市面积30平方公里
2016年深圳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不到300立方米,而在国际标准中,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500立方米已经是城市严重缺水的警戒线。近年来,中国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实践,并先后在2015年和2016年公布了两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深圳市入选了国家第二批试点城市,并将光明新区凤凰城片区作为先行先试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据悉,今年深圳将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深圳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上正是充分展示了“渗、滞、蓄、净、用、排”,未来在留住“天降雨水”的同时,深圳还要利用海绵城市的综合功能来净化水质,做到真正的系统解决水问题。
【南宁】
顺应自然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015年,南宁市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正式开启了我区系统性建设海绵城市的步伐。目前,除那考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外,青秀山兰园(一、二期)及北门、广西体育中心、石门森林公园、南湖公园环湖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均已完工。南宁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彭威表示:“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那考河的整治模式,是河流沿线海绵城市建设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对于各地的城市环保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遂宁】
试点工作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遂宁自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按照规划引领、样板引路、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在“连片效应”、内涝治理、理顺体制、技术创新、海绵管控、吸引社会资本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17年3月底,试点区域23个排水分区均已全面开工,其中完工排水分区15个,面积15.16平方公里,占试点面积的58.8%;老城区、河东新区建成区等完工排水分区实现了“边片效应”;在建排水分区8个,面积10.64平方公里,占试点面积的41.2%。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2亿元,占同期计划投资的83.43%。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结合“城市双修”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三亚】
构建多尺度、全类型的海绵系统
目前三亚市已编制完成《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实施方案》。启动编制《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三亚试点区域建设过程中,对《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计划》本着解决问题,突出特色的思路进行了优化调整。试点项目的选择充分考虑大、中、小海绵的协同作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面积约20.3平方千米,近期三亚市结合《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内控制性详细规划》汇水分区梳理三亚市三年实施项目,目前试点区域内已完工项目20个,在建项目6个。PPP项目招标确定试点区域内总投资为27.7亿元,目前已签订协议,组建成立SPV公司。
【南京】
全面建设海绵城市、高标准建成河西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
无论是海绵城市、小城镇建设还是花园城市建设,南京一直默默的在向世界级目标靠拢!到2020年,南京南部新城将全面建成“海绵城市”!变身南京的“第二个河西”,重点建设区域在江北新区、江心洲、南部新城等。未来,南京还将高标准建成河西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大力开发南部新城,举全市之力把江北新区建设成为新南京发展龙头,提升东山、仙林、溧水、高淳副城城市功能,城市布局更加优化。
【西咸新区】
海绵社区建设全覆盖
作为西北地区首个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了建筑与社区、景观绿地、市政道路的三级雨水收集系统,在所有保障房项目上同步采用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工艺,让绿色生态社区成为城市中会呼吸的“海绵体”。在同德佳苑公租房小区内,海绵社区成效初显。植物、土壤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以自然净化、自然渗透。作为沣西新城海绵城市建设的首发项目,同德佳苑公租房采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生态滤沟、生态树池和透水砖铺装等设施,对雨水资源进行有效收集和利用。“当雨水饱和时,雨水通过生态滤沟过滤回流至蓄水池,溢流排入市政管网;当水源枯竭时,蓄水池里的蓄水又可以用来灌溉植被。”沣西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房建项目部部长尚海峰介绍说。“海绵社区建设全覆盖,是沣西新城保障房建设的最大亮点。沣西新城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副局长王发乾表示,建设海绵社区。
【贵安新区】
贵安新区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截至2017年3月31日,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开工建设项目75个,其中已建成项目19个,在建项目56个;已完工面积5.99平方公里,在建面积13.56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46.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0.02亿元。
【青岛】
成立海绵城市研究中心市北打造"海绵”浮山 植被灌溉实现“自给自足”
市北区投资近亿元对辖区内的浮山生态园进行植树增绿、设施完善等项目综合整治,目前生态建设主体基本完工。下一步,市北将加大养护力度,加强景观节点建设。市北辖区浮山园区以春花、夏花为主题,打造了五条花路、五条林荫路,辅以开花的地被植物,建设了青岛最长的特色植物主题路:花色景观路带。“除了中山公园,市民踏青、游玩的另一个绝佳去处就是浮山生态园。”市北区浮山生态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山上比山下的温度低两摄氏度,五一小长假市民可来浮山赏樱花和海棠。整治浮山生态园,全部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已建成的7处水塘分布在浮山脚下以及半山腰处,预计储水量可达5万多立方米,浮山生态园市北区域绿化灌溉用水使用的就是水塘所积蓄的水。据介绍,市北区在园区水系打造方面,先在沟渠清淤的基础上,疏通了浮山水系,通过开挖水塘对沟渠水系进行有效截留。7处水塘铺底都沿用了传统做法,用浮山自产“黄坚泥”作为铺底基料,“这既能有效截流地表水,增加蓄水能力,又可保证池塘具备水体自洁能力,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
【省级试点城市】
【成都】
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会总结试点示范工作
两年来,共分两个批次,通过竞争性方式在全国择优选取了25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和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根据实施方案,两项试点工作三年试点期内计划总投资2670亿元,共计将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090公里,建成海绵城市区域面积922平方公里。经过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涉及建设面积约10200平方公里。
【四平】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步伐
为全面缓解城市内涝、控制水体污染、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017年四平市计划海绵化整治、改造小区50个。截至目前,已完成开工改造7个,完成占比14%。下一步,四平市将从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生态处发力,全力以赴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步伐,千方百计确保年度任务圆满完成。
【其他城市】
【宁波】
海绵城市建设效果显著 “宁波样本”向全国推广
宁波市编制完成了《宁波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宁波市试点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试点区为示范,启动其他县(市)、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努力构建“一张规划管控蓝图”,相继出台了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政策文件和技术文件,组建了一批具有丰富海绵城市建设经验的技术服务团队,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服务,协助宁波市政府完成海绵城市相关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监测考核等全过程的技术咨询服务。建立了监测管控平台,通过在线液位、流量、水质SS实时监测仪器,全时段监测LID设施、排水设施等运营情况、效果,并构建集数据存储查询分析,模型计算,决策支持,成果展示为一体的海绵城市一体化信息管控平台,以保障海绵建设效果考核评估。部分项目已经安装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积极探索多种项目建设模式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官方微信
赛特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