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6新闻来源: 中国防水网
记者日前从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国家级新区经济总量超过3.4万亿元,绝大部分新区经济增幅高于所在省区市平均水平。
地区经济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年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推动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并及时总结推广创新经验,安排专项建设基金支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编写发布新区发展年度报告,鼓励支持各新区合作联动发展。同时,按程序报请国务院先后批复设立了南京江北、福州、云南滇中、哈尔滨、长春、江西赣江等新区。截至目前,我国国家级新区已达18个。
这位负责人指出,总的看,各国家级新区勇担使命,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经济增速继续保持较快水平,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新区发展面貌和发展水平又有明显提升,向社会传递出经济整体平稳、稳中向好的积极信号,为全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新区发展势头总体良好。2015年,新区经济总量超过3.4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左右。绝大部分新区经济增幅高于所在省区市平均水平,其中,兰州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超过20%,大幅高于所在省增速水平;广州南沙新区增速连续两年居广州市第1位;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增速均超过所在省市2个百分点以上。同时,新区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吸引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快速增长。
二是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新区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各新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一批重大项目顺利落户。上海浦东新区新增持牌金融机构52家,新兴金融机构3072家;天津滨海新区引进一批重大项目,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5,500亿元;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实现较快增长,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一期开工建设;大连金普新区成功签约投资55亿美元的英特尔非易失性存储器项目;长春新区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航天信息产业园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三是创新创业成果丰硕,新区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各新区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双创”成效显现。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福州新区、湖南湘江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陕西西咸新区成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各新区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注重宜居宜业,促进产城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四川天府新区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兴隆湖、锦江生态带等一批生态环境项目;青岛西海岸新区按照新区主导、街镇主力、企业主体的模式推进12个特色小镇建设。云南滇中新区与周边各州市协同构建区域生态同保共育机制、环境监测预警机制、污染联防联治机制。
五是锐意改革创新,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各新区以创新促转型、以改革促发展,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着力构建市场化营商环境。重庆两江新区建立以“出口直放、进口直通”为核心的一体化通关模式;福州新区行政许可事项减少73%,推出“对台原产地证书核查机制”等针对我国台湾地区的贸易便利化举措;哈尔滨新区成立新区行政审批服务机构,对审批事项集中统一办理。
据悉,今年,18个国家级新区将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成为创新发展试验田、协调发展新样板、绿色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者和共享发展典范。
官方微信
赛特官网